为进一步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不断强化对企业服务工作,今年大连金州新区建立“企业联系人”制度,先后两批共安排600多名领导干部,分包辖区的600余家企业,要求在联系期间内,每名联系人每季度至少到所联系企业实地调研1次,调研内容包括当前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企业对政府服务、为企业减负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同时向所联系企业宣传金普新区的发展优势及前景,并及时提供相关政策咨询,协助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自4月30日大连金州新区两委办《关于建立企业联系人制度的通知》下发以来,600多名联系人已分别到所联系的中外企业实地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
建立“企业联系人”制度,靠前服务企业,是新区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凝聚各方力量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企关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有效载体。目前,600多名干部已成为所负责联系企业信赖的“后勤部长”,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佳能大连、鞍钢新轧—蒂森克虏伯、柏德汽车皮革制品、共立精机等众多外资企业也在这样一对一的“专属服务”中受益。他们为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如此快速、有效的倾诉和协调解决渠道而由衷点赞。
全国非织造布行业排名第一的大连瑞光非织造布集团有限公司,为进一步提升国内外竞争力,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去年决定投资20亿元进行重大项目建设。“我们看中的是金州新区的区位、政策和投资环境优势,看中的是国家级新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新区为企业提供更加规范化、便捷化、人性化的服务,让政府的服务理念、服务措施成为企业看得见、摸得着和享受得到的便利,这是给企业发展雪中送炭。”瑞光集团董事长谷源明说。
大连阿尔派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绀野雅彦、东陶(大连)有限公司总经理岛正昭、大连迈仕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舜平等众多的中外企业家,在与自己企业联系人的接触中,深切地感受到金州新区“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的浓厚氛围和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的决心,进一步坚定了发展信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