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大国”,对于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需求在不断增加。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近年来,相继密集颁发了多个文件,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做出了全方位的政策安排。这些政策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产教融合的问题到目前还是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换言之即是:国家发展,教育先行。一个国家、民族的竞争力归根结底靠人,而甘肃轨道交通学校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这种认识指明了教育在诸要素中具有超越其他要素的先导性作用和奠基性作用,是世界历史和经济理论共同揭示的普适性规律。
很多家长喜欢“统一”,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的课程是一样的,作业是一样的,评价标准也是一样的,这样才能安心。学校的一些探索常常不被学生和家长接纳,被安排基础性作业的同学担心作业难度不如别人,学习成绩会不会更差;被安排综合性作业的同学担心没有完成基本练习会不会基础不扎实……
职业教育首先要保证受教育者能够掌握专门化的知识与技能,确保其在所学领域能够处于领先地位,以适应未来职业不断变化的专业要求。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专业性这一点上仍然无法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其水平仍待提高,同时要考虑怎样与普通高等教育相融合,共同培养未来的职业人。
为什么我们的职业教育,没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培养出足够数量的技术工人?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又是如何开展的?我们能够从他们的经验中学习借鉴什么?
从规模上看,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职教体系。职业教育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价值的高素质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教育,职校毕业生成了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