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过一段时间的人力资源工作,有一次电脑有了点小毛病,请一个学计算机的大学毕业生帮助看看,结果她说,她是学硬件的,对软件不了解。
看得出来,她不是不做,是真不会做。学硬件的不会软件,学技术的不会艺术,学外科的不会内科,学工科的不会文科……“专”可能真专,但一条道走到黑,有时也会误入“歧途”;况且该专的,恐怕有的教师教得也不专、有的学生学得也不专,将来该怎么办?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高职专业总数减少了423个。不用一个个“盯校”,就能估计出减少的这些专业,多多少少存在重复设置、交叉设置、设置过细、出口过窄等“市场”不利情况。
举个例子,随着新媒体、多媒体的勃兴,高校专业目录中出现了“多媒体艺术”,但“多媒体”这一学科仅仅用“艺术”覆盖不了,于是又出现了“多媒体技术”,学艺术的不学技术,学技术的不学艺术,这和学信息技术的不会写作、学中文的对电脑一无所知一样。
传统媒体有报纸、电视、广播。如今,报纸不但有电子版,还有门户网站;电视不但有“有线”,也有“网线”;广播节目不但能在收音机、汽车里听,也能在手机上听、在网上听……报纸也能在手机上读、在电视里看;门户网站也有电视新闻、有手机客户端,也能制作广播节目……仅“媒体”一个领域就已经“花样繁多”得令人咂舌。我们的学生若只学一样或者两样,怎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今年记者节前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为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14家网站的594名新闻从业者颁发了记者证,这说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互相影响和“渗透”已从新闻源上处于同一起点。那么,传统的“新闻系”是不是要增加新媒体的课程,“写字的”是不是得练练“编程”,撰稿的是不是得学会摄影,摄影的是不是得照相机、摄像机一起练?
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处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如果所学的专业总是“钻牛角尖”“独辟蹊径”,恐怕将来会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抱憾。
然而,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在划分专业时,津津乐道于培养炒土豆丝的人、培养切菜的人、培养数钱的人、培养接电话的人……随机打开一所高职学院的官网,专业设置丰富多彩,“电梯维护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信息安全技术”……难道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里面不包含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技术?难道一个人只会维修、管理电梯就万事大吉?难道“企业管理”无法涵盖工商、物流、营销、物业、财务?
以前我们喜欢说“一专多能”,但时至今日,要看这“一专”是怎样的专,专到什么程度。如果只会炒土豆丝,怎么炒也成不了大厨。想管理厨房,你得多学几样;想管理酒店,你再多学几样;想成为五星级酒店的管理者,你要学的则更多更深奥。
谈到专业调减依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说,更名的专业主要是专业名称不够科学规范、不能完全体现专业内涵,或需根据相对应的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进步而调整的专业。合并的专业主要是专业内涵相近、核心课程基本相同,或专业口径太窄的专业。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东校区共有三大类专业,机车车辆类、铁道运营类和轨道基础保障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路501号联系电话:400-0931-658 网址:http://www.gs-yx.com/ 取消的专业主要是相对应产业为淘汰类、限制类的产业,且专业布点较少、招生规模过小,或专业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定位的专业。
无论如何调整,其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让学生多学、多才、多能,将来上路,要能跑国道也能跑山路、能跑高原也能跑平川,而不是路况一变就熄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