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轨道教育 31年
华山教育集团·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轨道行列 彰显靓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依托红色资源彰显优势特色

发布时间:2015-09-03 02:47:43

浏览量:

分享到:

    延安大学是毛泽东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立的首所综合性大学。早在延安时期,延安大学及前身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达到了很高水平。1958年恢复重建后,延安大学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成功,2009年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确定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该学科建设着力依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搭建学科平台,凝练学科方向,集聚研究团队,深化研究内涵,打造育人品牌,提升资政育人和社会服务水平,彰显了鲜明的特色优势。2012年,该学科参加了由教育部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在参评的121个同类学科中,评估中心给出的结论是“师资队伍与资源各二级指标高于平均水平”、“科学研究各二级指标等于平均水平”。

    延安大学地处革命圣地,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局部执政13年,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仅延安市境内的红色革命遗址就有近400处,珍藏文物3万多件,红色资源数量占陕西省红色资源总量的72%,是全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红色革命遗址群之一。以这些红色革命遗址为载体的延安红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成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而独特的优质资源。

    依托延安红色文化优质资源,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确立了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四个二级学科的建设,凝练出了“延安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和发展研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研究、革命传统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当前经济社会现实问题研究”四个主攻方向,搭建起了教育部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国家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国家教育管理部门机关党校培训基地等研究、教育和传播平台。在做大做强这些平台的过程中,延安大学成长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和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专家、教育部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人才、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和陕西省思想政治理论课讲课能手等富有研究特色和教学专长的学科团队。

    近年来,该学科着力挖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资政育人方面不断彰显学科特色优势,收效显著。

    理论研究的特色优势集中表现在项目申报、著作出版、论文发表方面。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先后获批的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有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研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党中央在延安13年党群关系口述史、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等10余项,获批的国家教育管理部门重点或专项课题有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风气治理研究、延安红色教育研究、延安时期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研究、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等4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人的活动的认识效率》、高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动力问题研究》等著作分别在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和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动力》《外国人看中共:延安时期的党群关系》《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经验与启示》等论文,分别在中央级权威媒体和国家权威期刊发表,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或荣获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

    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延安大学不仅注重将关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中,而且注重遵循青年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确立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延安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有机统一的先进教学理念,搭建起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场实践教学平台,先后在枣园、杨家岭、凤凰山、南泥湾、兰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等红色革命遗址建立现场实践教学基地,根据教学基地的红色文化内涵和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选择现场实践教学主题。如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让学生感悟党在延安时期创造的辉煌业绩,强化党国情怀;到凤凰山革命旧址讲解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和实践观;在“为人民服务演讲台”讲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帮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到枣园革命旧址讲述“历史周期律”,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在杨家岭革命旧址讲述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教育学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到南泥湾革命旧址讲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吴起革命纪念馆讲授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到瓦窑堡会议旧址讲解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等。“依托延安精神资源优势,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育人模式”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行统一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成果,分别于2007年、2011年和2013年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组织开展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诵读红色经典和高歌红色歌曲活动,以及据此凝练的文化成果“红色大学唱红歌,爱我中华跟党走”,荣获国家教育管理部门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文化成果“红色文化显特色,延安精神铸校魂”荣获陕西省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2014年5月26日,中央级行业权威媒体对延安大学用红色文化资源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功效进行了特别报道。

    社会服务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该学科团队成员充分利用挖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形成的研究成果,积极为党和国家的干部培训服务,先后承担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和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的主干、选修、现场教学等各类课程,为上至中央国家机关领导干部,下至省、市、乡镇的党员干部及青年学生、企业管理人员、高校教学研究和管理人员、港澳台同胞等作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精神——共和国的精神支柱”、“延安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与启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张思德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大生产运动和南泥湾精神”及“白求恩和国际主义精神”等报告数百场,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2015年3月9日,中央级行业权威媒体对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倾力打造全国各级干部的“精神加油站”进行了特别报道。

    资政育人也是学科建设的功能职责。该学科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获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问题研究”和“陕甘宁边区乡村教育研究”,以及陕西省社科规划项目“陕北地区文化资源发掘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和“陕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出版了《文化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陕甘宁边区史稿》《农村教育城镇化》等学术著作。这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教育城镇化、社会风气治理、财富分配和风险分配、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陕北地区能源开发对农民的消极影响等方面的系列研究成果,为资政育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智力支撑。

    依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经过不懈努力,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在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的新形势下,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引领,延安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着力于发挥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不断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着力于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在项目申报和科学研究中充分挖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的宏观、中观和微观要素,使理论研究的特色更加鲜明;着力于进一步强化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育质量;着力于进一步挖掘学术潜力,持续提升社会服务和资政育人的能力水平,使该学科成为区域乃至全国的优势特色学科。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红色 优势 特色依托红色资源彰显优势特色 技校 兰州铁路学校

精彩专题 MORE >
升学渠道 荣誉榜单 普高班

文化认同与文明共识

中国为何在阅兵日宣布裁军30万?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QQ空间 官方媒体咨询详情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 在线老师 亲是想了解哪个专业呢?发些专业明细给您参考一下哦~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