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少高职院校在治理中存在着明显的行政科层式管理痕迹,专业带头人对于专业发展的把控力有限,专业教师更是缺少话语权,这不仅影响到高职院校的质量提升,也影响到专业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感。
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本质上与普通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相通,但由于高职教学的特殊性,就业导向、知技并重、工学结合、生产实习等,育人的协同性与教学的开放性较为突出,教学督导工作的内涵不仅丰富,其外延性也较大,与普通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有许多不同。
从现有的情况看,仅靠师范院校开展教师教育,显然是绠短汲深。多年前,部分高水平综合大学设立了以“教育学院”为基础的教师教育学科和专业,成效逐步彰显。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高铁乘务培训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
当前,中职教育有一种功利化的办学倾向需要扭转,那就是挂着“创新”的名头,不遵循专业标准,擅自开办迎合社会局域性的“时髦专业”,欲借此扩大生源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