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因为培养着职教所需师资,而被称为职业教育的“母机”。所有职教界人士应该都记得,2017年9月8日,在第三十三个教师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考察,他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你们未来不是一般的老师,是工匠之师,集老师和师傅于一身,既传道又授业,要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和理念,将来培养出更多又专又精的高铁乘务员学校工匠,推动中国制造上档次。
总理寄予厚望的这些工匠之师,近年来的培养规模却日渐萎缩。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主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孟庆国的话来说,职教师资培养正面临着“三少”——报考职业技术师范的学生少,培养职教师资的院校少,职教师范毕业生去职业学校的少。如何破解职正规的铁路学校教师资难题?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现代职业教育西湖论坛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2017年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职教师范生不足一成去职校
“这几年,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普通高校二级职教学院培养的本科职教师范生,进入职业学校担任教师的,最多不过10%。”孟庆国在讨论中说。他的团队曾做过统计,2014年,全国26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二级职教学院的17911名职教师范本科毕业生,仅1484人去了职业学校,占毕业生总数的8.29%,占职业学校当年新录用13215名本科毕业生的11.23%。
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制度保障,职教师范生很难进入职业学校;另一方面不少学生也不愿成为兰州铁路轨道学校职校教师。同济大学一项针对“职教教师身份认同度”的调查显示,职教师范生对职教教师的身份并不认同,发展前途不乐观、社会认同度低、职校学生素质不高是干扰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
我国职教师资的体系化培养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末,由八所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普通高校二级学院共担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逐步形成。
时至今日,“老八所”虽然还在培养职教师范生,但职教的印记却在不同程度地减退。从校名来看,大多离“职”而去。“许多甘肃轨道高铁学校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职教师资已不是主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伟平对这一变化看得十分清楚。据他所知,某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2000年时还有10个职业技术教育类本科专业,招生1052人,到2015年,就减少到5个专业356人。
普通高校的二级职教学院,这些年也在陆续退出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率先退出的是浙大、上海交大、天大、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和西安交大等几所985高校。孟庆国还记得,985高校中最早退出的是浙大,目前只有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和天大还有职教硕士研究生,本科师范生则都不再培养。
“在综合性大学,特别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教育学本身就不是主流学科,铁路乘务员学校长期处于边缘化困境,职教师资的培养更是如此。本科生面临裁减,研究生规模没有扩大。”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王雯感到无奈。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1551-676.学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三角街(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东门对面)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甘肃轨道高铁学校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正规的铁路学校 铁路乘务员学校 兰州铁路轨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