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对话教学因理念与形式的进步性而广受认可。在肯定、推崇对话教学的同时,课堂中知识传授式的“虚假对话”、预设性的“程式化对话”和漠视差异的“标准化对话”仍然存在,对话中探究性、体验性、情境性、生成性等因素被弱化,引导与激励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
美和自我教育,在奠定根基上,在追求目标上,都是相通的。在进行整全育人的顶层思考、设计、规划时,应该有意识地把美与自我教育联系在一起,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做一名特教老师,是一场修行,我会一如既往,坚持到底。”近日,由中国残联、教育部、交通银行联合举办的2019年度“特教园丁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