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轨道教育 31年
华山教育集团·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轨道行列 彰显靓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低分读名校”需要更多的包容支持

发布时间:2015-09-04 02:01:59

浏览量:

分享到:

马福明初中就读于兰州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中学。中考成绩571分,和兰州一中统招分数线相差46分,被录取。而另一名608分考生杨子明,在西北师大附中遭遇了“高分滑档”。令他难接受的是,录取榜上,竟有535分的“统配”生。(8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对于很多人抱有传统教育理念的人来说,分分分就是学生的命根,尤其是中考之际,每个城市的名校就那么几家,名额更是极少,通过统考实行单一的分数排名来实现名校资源的分配,一直以来是公众常见并认可的。在这一背景下,高分读名校,低分没书读也被认为是相对公平的现象。

由此,当兰州出现了“高分滑档”,成绩不好的“统配”生读了名校之时,人们自然莫名惊诧了。但这种现象看似不公,却不能不说,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基[2008]6号)其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招生要切实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录取唯一标准的做法。必须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应将初中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将优质高中名额中的大部分均衡分配到普通初中,同时积极推行多种形式的招生录取办法。”2010年开始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中提到:“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而“统配”招生政策正是对中考教育改革的践行。兰州在以前,中考的考生以分数作为唯一录取标准,但结果是,大量优秀学生都汇聚到了办学效益好的初中,这样就导致了普通初中的学生没有竞争力,难以读取名校。

统配生政策的出台正是基于此,即由教育部门确定当年的统配比例,各省级示范性高中按照该比例确定统配名额,向全市初中定向分配。各省级示范高中除去统配名额和一定比例的自主招生名额,剩下的名额才面向所有初中统一招录。这样就让很多普通学校的学生也有了机会读优秀的高中,均衡了教育资源的同时,也给那些普通初中和学生以更宽的出路。

其实,“低分读名校”看似不公平,但却是以公平为导向的,简单说来就是一种教育平权,长时间以来,教育资源都集中在了名校,多数的普通孩子没有机会接受优质资源,也就缺乏竞争力,最终导致了,“寒门式努力”没有了出路,能够就读知名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少。就在近几日,媒体报道了“农村生进名校与城市生差距大:不知PPT是啥”的新闻,没有中等教育的均衡,就难以扭转高等教育面临的鸿沟。

综合来看,中等教育的改革是与高等教育改革同步进行的,是整个教育改革的一个链条而已。例如,2015年,国家将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招生名额增加到5万名,清华大学2015年还将录取“自强计划”学生近80人,人民大学预计录取“圆梦计划”学生80人,北京大学将继续扩大“筑梦计划”的招生专业……只一系列举措正是为了增加贫困地区孩子读名校的机会。对此,看起来似乎也是“低分读名校”的问题,但实际却是对教育公平的溯源。

教育的改革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而言。但相对的公平更难能可贵,因为它出自一种大义,在教育资源方面名校在长时间以来分享的是整个社会的成果,但部分成果却又被部分相对占优的群体来分享。这便导致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导致了人才流动的板结,对此,社会应该以更加长远的目光来看,对“低分读名校”的政策给予更多的包容支持。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低分 名校 更多 甘肃轨道 兰州技校 榆中校区 高铁乘务 甘肃技校 就业好 职业技校

精彩专题 MORE >
升学渠道 荣誉榜单 普高班

欧美国家为何没有“高考状元”情结?

英国“中国式教学”对比实验的中国启示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QQ空间 官方媒体咨询详情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 在线老师 亲是想了解哪个专业呢?发些专业明细给您参考一下哦~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