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把情商内容纳入到课程中,不过,你指望他们把情商课程当成主要课程还是不那么现实。既然情商是人们的生活基本技能,我们父母为什么不在家庭中通过一些方式传授这些技巧呢?儿童心理学家、专栏作者Katie Hurley分享了可以在家庭中进行的练习。
“情商”这个话题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引起讨论的话题之一,这是有理由的。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以及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能帮助孩子建立起更好的人际关系,巩固解决问题的技巧,并帮助孩子培养领导能力。
确实,情商应该被归类为生活的基本技能之一,应该成为校园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
一项新的德国研究显示,那些能够全面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的孩子(情商高的表现)更能够在学习的环境中保持专注。简而言之,积累情绪的词汇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校园生活的起起伏伏。
作为一名儿童和青少年心理治疗师,有许许多多的孩子曾经坐在我的沙发上,纠结着如何去理解他们自己的情绪。先不去提对他人的同理心这件事了,如果一个孩子对自己的情绪状态缺乏了解,让他们去准确地评估他人的情绪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
孩子应该学会如何去读懂情绪。情商能帮助孩子在家里、学校里和社区里健康成长。而好消息是,学习情绪这件事,永远都不会太晚。
情商教育是早教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很多幼儿园都把精力花在培养孩子的社交技巧上,事实上,很多时候,情商教育不局限于让孩子学会彼此之间分享和学会解决在操场上玩耍时发生的纠纷。
首先应该让孩子学会阅读面部表情,然后让他们学会在环境压力之中,根据非视觉的线索,评估社交中的情绪状态。让孩子学会理解情绪能让他们懂得在必要的时候主动寻求帮助,学会体谅他人的情绪,并且在情绪激烈的时候学会应对。
尽管在学校的教育体系里,学业仍然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毫无疑问,把情商教育融入课程设置的一部分已经是一个引起公众关注的话题。虽然我坚信在学校中设置社交情绪的课程对孩子来说是必要的,但我同时也理解让每个学校都作出这样的课程设置在现阶段看来并不现实。而作为父母,在家中也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帮孩子建立起这一重要技巧。
1.学会辨别情绪
大多数孩子都能分辨开心和难过,生气和平静,但这些不是外面的世界里仅有的几种情绪。与此同时,孩子的情绪转变是很快的。你的孩子可能在上一秒还自得其乐,在下一秒就大崩溃。学会了解情绪以及引发情绪的诱因,能够帮助孩子学会在他们自己的情绪无预警地转变时如何去应对。
我很喜欢的一样东西叫作情绪海报(在一张海报上画着各种各样的表情并写着对应的情绪名称,通常海报上还会问上一句“现在你的心情如何?”)。因为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情绪之前可以先仔细地观察海报上的各种情绪,并且在心里评估几个选项,而不是简单地喊出他们现在开心或者难过。我在女儿18个月大的时候就在家里贴了一张情绪海报,我们一直用到现在。
你可以去买一张这种海报,自己动手做一张甚至从网上下载一张,然后把它贴在家里你们最常待着的房间。选择孩子心情平和的时候来使用它(因为这种时候你们可以好好谈谈一些难以处理的情绪,比如嫉妒和愤怒),也可以在孩子发生情绪转变的时候使用它。了解每一种情绪所对应的表情能够帮助孩子处理他们自己的情绪。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