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研究苏州大学在大学排行榜上的表现,记者发现,那些科研大牛身后的学科领域,都是苏州乃至长三角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发展急需。
紧跟苏州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脚步,苏州大学在2009年全新组建能源学院。很快,学校的“大动作”引起国内光伏产业龙头企业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的注意,企业先后投入550万元与学校共建阿特斯光伏研究院。
去年,该校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教授苏晓东的研究成果“低成本湿法纳米黑硅电池技术”,在集团成功实现规模化生产,研发的电池平均光电转化效率超过了现有生产线常规电池效率0.3%—0.5%,并实现了过亿元的销售额。
谈起科研成果顺利走出实验室投入生产线,苏晓东感慨万分:“这得益于强有力的学科团队支撑,更离不开校地、校企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
科技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必须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转化通道。为此,苏州大学提出“顶天立地”的科技发展战略,让科研创新与产业服务全面结合。学校将研究院搬到地方,以区域产业发展重点为核心,先后派出57位“科技镇长团”骨干负责校地科技对接,500余位教师进企业承担近千项横向科研项目。
2011年,乘融合发展之东风,苏州大学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成立“东吴智库”,围绕苏州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充分发挥智库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智囊团作用。智库先后提出几十篇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苏大方案”,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重要参照。
孕育于苏州这片热土,苏州大学将学校的学科专业、人才科研与城市共生共融。“十二五”期间,学校适时调整本科专业设置与布局,新增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17个本科专业,强化专业的社会服务职能,还提出“创新在苏大、创业在苏州”的人才共享理念。在高校创新链与区域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中,形成了“名城带名校、名校促名城”的互动发展新格局。
“一流之道,在于追求卓越。学校紧密追踪国际科技前沿、着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精准服务国家区域建设,并把这些理念和成果全程融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