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财政投入巨额经费、相关机构提供多种项目选择、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专业发展培训已成为中职教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迫切需要关注高铁学校培训的有效性问题。如何稳步提高教师培训质量?除了培训组织方需精心设计、严密实施培训项目外,尤为关键的是受训教师需要通过行动逐步唤醒自己的需求意识、主体意识、审辩意识、反思意识、践行意识,以更好地助推自己的专业成长。
需求意识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每个教师都有进一步发展自己的需求,面对相对复杂的教育对象与环境,中职教师自我发展需求会更加多样。所谓需求意识是指教师对自己发展需要的关注,想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并能清晰地加以表达,在此基础上关注怎样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并有意识地去评估需求满足的状态。
需求意识是发展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师可以尝试通过高铁学校“程序性的引导”唤起自己的需求意识。具体做法是:写需求清单——在参加培训之前把自己的需求逐一罗列出来,这是对自己专业发展状况的一次自我诊断,越详细越好;需求梳理——分析自己的需求,找出其中最需要发展的关键性需求;需求表达——通过各种形式主动表达自己的培训需求,让培训部门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知道;行动选择——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认真寻找合适的培训项目并做出选择,这是需求意识唤起的关键。
满足发展需求是中职教师培训的根本目的,参训教师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培训者充分关注、回应、满足教师的需求,才能克服培训针对性不强的积弊,最大限度地保证培训的实效性,达成培训与受训目标的充分一致。
主体意识 我们怎么参与培训
从培训组织过程中可以发现,当前中职教师参加培训的主体意识不强。主体意识是指受训者的自我角色定位,是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与态度,表现在培训前的充分了解与选择、培训中的积极参与和表达、培训后的需求整理及权益悍卫。
教师主体意识的确立包括相互关联的四个方面。一是主角参与,在培训中教师以主角还是配角方式参与,铁路乘务员学校培训的效果大为不同,主角参与是一种高投入的参与行为,与学习产出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二是情感投入,即在培训过程中有情感的注入,包括建立对培训的期待、在培训过程中构建良好人际互动关系、在培训后形成新的学习共同体。三是全面参与,即培训者作为主体,关注培训活动的全部,包括参与培训的班级管理工作、作为资源性主体参与培训的生成性教学等。四是权益悍卫,中职教师培训因为涉及的专业与类型过多,的确存在一些质量低的培训,作为受训者要有权益悍卫的意识,充分使用自己的评价权,促使培训方改进教学与管理。
参加培训的教师唤起自己的主体意识,“在参与中获得”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专业发展需要,同时这种意识也能唤起培训组织方的服务意识与质量意识,形成“围绕培训者发展需求满足”的互动关系。
微信公众号:yzrtts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华山教育集团·轨道交通运输学校)榆中校区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1551-676.
咨询QQ:3199992489 2322565675 3141427708
学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三角街(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东门对面)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