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轨道教育 31年
华山教育集团·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轨道行列 彰显靓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培育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更要全面给力

发布时间:2017-11-08 04:13:33

浏览量:

分享到:

      近日,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主题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集体采访活动。在谈到职业教育时,党代表刘志怀认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大国工匠的责任。从职业教育着手培养工匠精神,需要学校和社会两个层面共同努力。学校首先应该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社会层面而言,要在全社会范围消除对技术和劳动的歧视,同时要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等。

 

职业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工匠,培养他们恪尽职守、崇尚精益求精、将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对产品和服务完美追求的工匠精神。而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就要下好职教改革这盘棋,树立质量意识,改变粗放的管理模式,走向精简、高效、优质、内涵的发展之路。

 

2014年以来,国家层面上出台了一系列利好职业教育改革政策,作为个体的职业院校就应吃透、用好、用足这些职教政策。有必要完善和加强内部管理,深刻把握职教发展规律,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优化专业设置,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

 

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固然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就读职业教育学生求学的核心目的,但工匠精神,物化层面上是“匠”,但更为主要的精神层面上则是“匠之心”。

 

诚然,练就娴熟、高超的技能是工匠精神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靠在校仅有的几年时间锻造成为卓越的工匠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长期的劳动实践、岗位磨练才能成就工匠的精湛技艺。于此,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具备成为未来大国工匠的基本素质,夯实文化底蕴是必要的选择。不能着急赶着学生进车间,上实习台,而应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文明礼貌举止的培养,强化学生创新、合作和个性化培养。“德载人生,技行天下”,文化熏陶、文化滋润,为学生根植厚重的职业文化底蕴,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最为长久。

 

职业教育不只是简单的教学,更侧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发展。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高职业素养的“工匠”,职业教育就不能满足于教给了学生多少东西,更应注重学生学会了多少东西。

 

职业院校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好苦练技能的平台,实训场地、实训设施等要一应俱全并且与时俱进,要及时淘汰落后于时代步伐的实训设备,建立完善的实训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积极进行产教融合,进一步落实现代学徒制,把实训做到开放化、常态化,努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学生真正在技艺上“精”“专”,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说过,职业院校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应该展示两大成果:一个是应该具备基本的技能,一个是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也由此,培养学生具备过硬基本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和义不容辞的责任。目标与责任是统一的,实现目标,履行责任,职业教育就需精准发力,就要拿出工匠精神,与时俱进走好职教改革之路,坚守初心,用文化浸润人生,强化训练,为学生苦练技能搭建好台子,踏踏实实把职业教育做好、做实。
 

  微信公众号:yzrtts,
轨道运校榆中校区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1551-676 
咨询QQ:2322565675  3199992489  3141427708.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工匠 职业教育 精神 甘肃轨道学校 兰州轨道技校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兰州铁路学校 高薪就业 定向招生 大专 地铁专业 高铁乘务专业 乘务员专业

精彩专题 MORE >
升学渠道 荣誉榜单 普高班

探究 | 新时代教育如何有新作为

【头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价值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QQ空间 官方媒体咨询详情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 在线老师 亲是想了解哪个专业呢?发些专业明细给您参考一下哦~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