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
职教也能找到好工作
贫困生从山村飞进世界500强企业
李刚从未想过,他能够走出大山,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一名员工。
在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每年入读的农村户口学生,均可受到免费资助;每年的就业率,在98%以上。李刚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李刚全家靠种十多亩薄田度日。2012年,他顺利考上了高中,但因为家里经济困难,只好被迫放弃。这时,乡里来人宣传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介绍说,贫困地区学生符合条件的,每年可获得国家助学金补助2000元,在校期间,还可以勤工俭学,第三年,学校负责安排顶岗实习,基本工资不低于3000元/月。
当年夏天,李刚来到了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经过两年的专业知识学习,李刚以优异成绩进入广汽集团顶岗实习,一年后顺利以正式员工的身份入职。学校还提供在职提升学历的机会,可以从大专读到本科,这是他未来几年的主要目标之一。
无数贫困生通过技工教育改变命运,闯出了大山之外的人生新天地。
故事2
打通教育“立交桥”
中职中技生现在也能顺顺畅畅上大学!
近年来,国家对于技工教育愈发重视,出台各类政策促进就业和升学。与普通高中一样,学生通过三年中职中技阶段学习,同样可以升入大学。同时,由于高校投放对口升学计划数的增加,录取率也在连年升高。
在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每年都有不少学生通过3+1升入高职院校深造。
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内容中,“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成为打通技工教育和普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关键。
2014年6月底,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技工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技工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通过技工教育,走上更广阔的升学之路啦!
故事3
校企合作共发展
学生培养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啦
在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的校园里,总有一些这样的身影:他们有的是酒店的高管,有的是企业的经理,有的是修车的师傅,有的是饭店的师傅;他们身着工装,有着显著的职业特点;他们走进教室,走进实训室,和老师学生一起修车、画画、设计菜式、一起讨论专业技能的形势,一起探讨服务技巧各种技能。
他们就是学校聘请的兼职教师。学校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先后与区内外50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搭建起了校企共建平台,制定了兼职教师聘请相关制度,从企业、行业聘请了20多名兼职教师。
故事4
理论与实践都过硬
“双师型”教师才是老师好典范
如果教师自身没有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如何教学生?如何能让学生信服?
做双师型教师,既是会教课的老师,又是专业技术能手,这是技工学校对专业教师的特殊要求。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张晓松,多年来,他锁定汽修专业技能的前沿,让学生们学会动手,除了上课教学、业余学习外,张晓松的其他时间都泡在教学实践车间里自我学习,摸索各种设备的性能。
从教三十多年,张晓松从一个普通教师修炼成为理论与实践都很过硬的“双师型”教师,而他的学生也在“双师型”的教育中收获了真才实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