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轨道教育 31年
华山教育集团·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轨道行列 彰显靓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从物流专业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发布时间:2017-10-09 03:56:39

浏览量:

分享到:


      这是一个冲突、颠覆的时代,这是一个融合、创新的时代,这是一个跨界连接的时代,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利润高低,都因面对防不胜防的变化和挑战而备感焦虑和恐慌。职业教育领域亦然,不仅要回应企业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各种不满,还要安抚学生对职业生涯迷茫困惑的各种抱怨,职业教育到底怎么了,路在何方?本人作为一个职业教育的门外汉,十几年来,一直从事物流职业教育产品的研发和教学服务,想就自身的切身体会和反思谈一孔之管见。

 

01问题与挑战:职业教育核心矛盾

物流产业需求与物流人才供给的矛盾

 

物流产业是民生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GDP中物流成本占比一直居高不下,业务开展和运作处于较低端水平。近年来,顺应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产业协同的社会发展趋势,物流业发展迅速,专业化、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匮乏。随着物流业规模和速度的快速增长需要大量各层级的人力资源,流业吸纳就业人数快速增加,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1780万人增长到2015年的超3000万人,年均增长6.2%。每年预计将以180万人左右的规模持续增长,到2020年从业人数将突破4000万。

 

然而这些年来物流职业教育招生快速下滑。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专业名称就不吸引学生眼球,二是专业教学内容也不是聚焦专业岗位-高端和技术类岗位或岗位群;三是社会认知的误区。首先,一个家长和孩子看到满大街的物流公司和快递员,认为物流就是“干这个的”,从而失去信心;其次,毕业生的大量转岗案例基本给物流专业判了“死刑”;再次,我国劳动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员工可以无条件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公司没有任何理由不允许员工离职,据我了解,欧洲日本的相关法律都不是这样的。这种状态下,“人”变得更加活跃,人的不稳定因素极度增加。

 

社会环境和育人目标的矛盾

产业抱怨职业教育没有把孩子培养好,到了企业流失率非常高,物流专业实习期三个月流失率60%左右;职业院校的老师们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好教,不听话,不爱学,将所有矛头全部指向学生。我们看一看走进职业院校的孩子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从宏观环境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社会处于浮躁状态,普遍向“钱”看,急功近利,贪婪、冷漠、虚荣、自私,在这样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形成了什么样的人格和价值观?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到更多信息,更早形成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判断力,传统的说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孩子们的观点。总结起来,过去和今天的社会造就了孩子们今天的“人格”,职业教育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只有面对这些问题,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疏导和教育,才能实现孩子的成长成才。

 

“前喻”教育与“后喻”文化的矛盾

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前喻文化是长辈教晚辈,而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信息爆炸且高度对称,长辈反而成了数字移民或者数字难民,反过来要向晚辈——数字居民学习。孩子们具有较鲜明的个性,普遍追求个性张扬,他们的价值观与父母一代和国家主导的价值观不断冲突。职业教育说到底是人才培养,如果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学科式的教学体系把孩子“武装到牙齿”,更不能不顾世情地照本宣科,而是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权,充分的个性关注与发掘,让其在特长和兴趣点上获得发展。所以,职业教育必须逐步摒弃传统的学科教学、填鸭式教学,取而代之是以个人为中心的选择性、探究式、启发式教学。培养职业兴趣我认为非常重要,上来就讲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很快让孩子们失去兴趣,如果上来让孩子们去物流中心现场参观往往效果也不会好,如果没有兴趣,人来了要么会走,要么不学。培养学生兴趣的最有效方法是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学生,如物流游戏、如AR/VR大场景等等。

 

02差异与反思:职业教育的几种悖论做法和认知偏差

 
学科化:职业学院能够培养出直接上岗的员工吗?

我不是教育实践家也不是教育理论家更不是政府领导,从我的实践和思考看,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就业应该具象化具体化,应该是一个岗位或者岗位群(或者一组相关岗位);应以围绕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元素。教学计划应该真正围绕岗位能力要求展开,所有工作任务、案例、知识点、社会关键能力都应该是贯穿能力单元要求。传统的学科化基于宽泛的知识结构,结果是不聚焦,不深入,无法适应岗位能力需求,不能直接上岗。所以,我个人认为,职业教育必须摒弃学科化。


 

绝大部分企业领导都会说学生不可能直接上岗,要在企业一线磨练一到三年,这种观点从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我们传统学科化、宽口径的教育思想。从企业角度看,社会发展进程越来越快,企业产品和服务创新迭代也越来越快,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要求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企业要求入职者能够快速胜任岗位。职业院校如果能够在2-4年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完全掌握一个或者一组岗位的技能,并有半年到一年有效实践,我个人认为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完全能够胜任具体岗位,关键是专业的聚焦和实践阶段的效果,反过来说,要求职业院校教学效率和效果要大幅度提升。

 

校企合作:校企之间两张皮,问题出在哪里?

 

我理解国家提出的混合所有制、联合办学、共建二级学院等等说法都是希望院校和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促进职教发展。到今天,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或者融合有所突破,但是绝大部分还是两张皮,你是你我是我。问题出在哪里了呢?我个人认为,问题完全出在院校这边,企业是市场化的,按照市场化规则运营,开拓创新追求利润,而院校受到体制限制非常多,形象点说,企业是变化和跳跃的,院校是死板不变的,这种结合具有很多障碍。那么要想合作和融合,只有打破僵化的体制,去积极迎合产业,真正站到企业角度关注企业的核心利益,才能最终实现融合。我一直认为校企合作就是一个伪命题,校企天生就是结合的,学校培养学生,企业用人,只不过以往经济社会节奏慢,院校少毕业生少,企业对人才充满渴求也愿意承担培养的职责,大家各自安好。现在不一样了,环境变了节奏快了,毕业生多了企业要求高了,更加挑剔了矛盾出现了,职业院校好像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教学生了,教育界推动要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本质是互利互相服务的,根本点是学校能提供优质的“学生产品”,没有这个根本点任何校企合作都是徒劳的。这几年我国轰轰烈烈开展学徒制,我个人认为这个学徒制不合时宜,没有未来。首先,英德提出学徒制的社会演进路径和社会环境与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完全不同,据我了解英德学徒制出发点是解决失业问题,这和我们目前的社会大环境完全不同;其次,我国社会对于望子成龙的传统从根本上不能接受“学徒”,大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希望孩子有体面的工作,学徒给人的印象就是低端;再者,学徒制体系有其科学性,但是在我国师生比严重不足的环境下,无法从根本上实施;最后,数字化时代教和学的模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学徒制在这个时期推行,并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育人命题:学校关键把职业素养搞好,专业无所谓?

这几年和很多教育界领导专家交流,有一种声音比较强烈,即教育是唤醒人的“灵魂”,教育不只是学习技能,教育是塑造人格。我个人不赞成这种思想,首先,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可获得性大大增加,任何说教或者从老师口里说出来的东西,在网络上都能找到,而且展现形式可能更加有趣,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对人的塑造影响力大大降低;其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形成了较明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职业教育阶段基本不能改变,我们能做的是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传授,职业教育不是万能的,也无法背负如此多的职责。所以,我一直认为如果把传统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思想结合起来,基本等于现代职业教育。几年前在广东一次会议上听到一位冷链物流老总说学校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而不是专业技能;在物流中职教学标准论证会上也有企业专家说,专业技能无所谓,关键是孩子们的职业素养,心理素质等等;今年上半年参加专业评估座谈会,听有些协会领导再次谈到,调研的企业都说物流专业技能不重要,关键是孩子们的职业素养。是这样的吗?企业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原因有二,一个是物流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流失率非常高,三个月的流失率在60%左右,如果不稳定,你有没有专业技能确实不重要;二是物流专业过于宽泛,出来的学生基本不能适应任何具体岗位,说白了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会干,那么让你从一线做起吧,结果很快就流失了。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直到今天职业教育还没有与产业真正对接,宽口径的思想一直在毒害着职业教育,我们要看到职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就业教育,企业会根据你的岗位给你工资,所以职业教育特别是三产职业应该聚焦,或者提升岗位层次或者侧重技术方向,别无他路。试问,如果你职业素养又好,专业能力又强,企业会不欢迎吗?

 

 

03思路与出路:职业教育的关键词与关键策略

职业教育的几点关键问题

工匠精神

 

我们曾经在交流群里请一家德资咨询公司的总经理谈工匠精神,她理解的工匠精神是专业专注,工匠精神与目前中国社会的整个浮躁氛围格格不入。我个人认为,职业教育应该加强工匠精神的渲染,并在专业课程中更加聚焦更加深入,让学生在职业院校就体验到工匠精神。

 

职业资格证书

 

这次国家大规模清理职业资格证书既有好的一面,打击清理乱发证,也带来一系列问题,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要求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有些职业已经没有证书。我认为,我国职业资格证书本来就存在与产业不对接,认证体系不规范的诟病,职业院校应该根据专业发展方向与市场中有价值有影响的证书合作,而不是非要抱着国家的协会的证书,选证应该由权威向实用转变。如果能够实现课证融通或者双证融通,那就更加有利教学了。目前上海、广西都在试点物流职业的课证融通。

 

职业技能竞赛

 

职业竞赛最初的目的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引领示范。经过多年的实践,目前看,职业竞赛的积极作用是有的,消极影响也在不断增加,一是竞赛变成了极少数人的训练,职业教育的普适性受到挑战;二是大部分赛项竞赛内容不能有效支撑教学;三是职业竞赛被少数厂商绑架,竞赛寻租现象明显;四是职业竞赛成为部分院校和老师的核心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基于此,我认为,职业竞赛或者走向纯公益化,任何参与企业和比赛产品、技术全部免费;或者干脆停止,交给市场,由做的好的企业或者机构,院校根据情况自由选择参加。

 

顶岗实习

 

教育部前段时间出台了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领导们看到了这个企业不满意、院校不满意、学生不满意的环节。顶岗实习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非常关键,而从物流职业的顶岗实践看结果非常糟糕,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跟岗顶岗学生普遍被扔到一线作为“劳力”干活。顶岗实习的关键在于给予孩子顶岗期间的实习目标和培训,以及轮训和实习晋升通道,这些做好了,学生可以实现质的飞跃。

 

教育信息化

 

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孩子在数字化环境中成长,职业院校孩子对数字化的接受程度非常高,而且会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东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程度已经很高,西部也有了较好的信息化基础,我认为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领域是专业信息化,也就是课前课后课中的信息化,通过社会化市场化的技术和内容搭建,专业老师的教务教学工作量将大幅度下降,老师的核心目标转变为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差异化培养。教育信息化势不可挡,特别是中国社会走到今天,个性发展与张扬必然成为核心需求,除了院校领导老师要逐步转变观念外,采用信息技术搭建支撑个人职业成长的技术平台尤为关键,只有采用信息技术才能实现真正以个人为中心,关注个人成长。比如,通过信息技术能够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通过大数据能够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潜能,通过信息技术提供学生广泛的学习选择性,真正学生的职业和人格成长,最终实现个人幸福指数提升。


中国职业教育的出路
 

发挥市场作用,增加学校办学自主权,减少行政或者相关机构干预

 

作为一个非教育专业出身的人谈职业教育,本来不该涉及政府和宏观层面,但是,只说表不说里,只求末节不关注根本也是不对的,所以斗胆谈谈个 人的看法。职业教育是所有教育类型或层次中与市场对接最紧密的。如果产业满意了,职业教育就算成功了,产业发展变化非常快,迭代也快,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不断变化。那么与产业能够协同能够共振才能够服务好产业。全国各区域经济基础和发展都不尽相同,院校要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就要和地方产业更加紧密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发布大量管控办法,目的是好的,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赋予院校管理班子更多职权并加强监督检查,对于教务、教学、专业更多的让学校根据地方经济特色和学校特点去做决策,职业教育会更加有活力。从市场角度讲,我们可以算一笔账,拿物流专业来说,全国各级政府给予这个专业开发数字化资源的投入这几年少则说3-5个亿,仅仅教育部统一组织针对高职和中职物流专业开发的投入就是几千万,结果怎么样呢?大家都看得到,但是谁也不会说自己做的不好,都很好,就是没有用也不会用。我想如果在市场上购买服务,(如果没有寻租的话)投入2000万我相信能够做出比目前要优质的多,还能够不断更新的数字化资源来,我们可以狭隘的说,政府投资的效率非常低只有市场购买服务的10%。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政府应该少出涉及学校管理和专业建设的政策和办法,政府核心职责应该创造公平有效的市场,更多的向市场购买服务。

 

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支撑个性发展

 

前面谈到目前孩子的成长环境和个人追求,如何适应并有效引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最近参加一个院校的物流教研活动,大家都在问为什么没有学生报考物流专业,为什么大家对物流专业不感兴趣。在我看来,职业教育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们的职业兴趣,有了兴趣他们才会学习,才会钻研。怎么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呢,拿物流专业举例,我们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2+3+2中高本贯通的物流专业建设合作过程中,第一个2年的孩子们上的课程主要围绕3D操作、AR/VR体验、物流传奇游戏、企业经理人讲座等,在第一个2年让学生真正对物流职业产生兴趣,而不是讲专业知识或者进行专业训练。目前看,总体情况比较好,孩子们通过打游戏想去了解运输的专业知识,他们会带着问题去学习,这就是一个实例。

 

物流职业教育的出路-岗位高端化、技术化

 

我本人是93年入学,学的物流专业,这些年在物流产业和相关产业工作,对物流业有较深认知。我认为,物流职业教育目前遇到核心问题是专业定位问题,我在三年前曾经集中走访全国各地近百所院校,发现物流专业出现招生下滑的趋势,我在十年前就在各种场合呼吁物流专业必须“厚基础、窄口径”,否则物流专业一定会“作死”,不幸被我言中了。我认为物流专业的出路在于两个方面,面向高端岗位和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围绕这个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物流专业才有出路。

 

过去已去,未来已来,社会矛盾的根源是社会进步产生的恐慌,我们必须面向未来,基于当下,顺应文明进化进程,放弃空想,踏实做好职业教育。
 

高铁学校招生 高铁学校有哪些   兰州铁路学校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甘肃铁路学校

   微信公众号:yzrtts,
   轨道运校
榆中校区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1551-676
     咨询QQ:2322565675  3199982489  3141427708.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职业教育 中国 物流 高铁学校招生 高铁学校有哪些 兰州铁路学校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甘肃铁路学校

精彩专题 MORE >
升学渠道 荣誉榜单 普高班

【职教思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思考

百年风雨路 拳拳职教情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QQ空间 官方媒体咨询详情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 在线老师 亲是想了解哪个专业呢?发些专业明细给您参考一下哦~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