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祖国的花朵都在争抢“肥沃的土壤”
当深夜、排队、报名、强校成为了家长给孩子上学报名的关键词,透露出我们的教育存在的很多弊端。各学校教育质量良莠不齐,强校被视为争抢的目标,弱校被冷眼旁视。
我国的教育,肥沃的土壤并不是存在于所有的学校,有好必有差。但是,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弱校怎样才能发展成为强校或者向强校迈进。让“贫瘠的土壤”也得到改良,让这些弱校变强也有很好的生源。
2、强校带弱校,共奔教育路
好的学校必定有自己好的办学思路和体系,当然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等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意见指出,强校带弱校发展,成为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一个拥有战略意义的计划。
从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验来看,不断学习外界优秀的经验见识比自己闭门造车要强百倍。教育也不例外,强校带弱校,弱校学习强校,将是新一轮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历史性进步。
3、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本身也不能“穷”
现在社会,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教育当成了一辈子的奋斗事业。从选择幼儿园开始,到之后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家教等等,他们的第一观念就是自己吃馒头咸菜也要让孩子的教育得到保障,再穷不能穷教育。
然而,家长做到了,可是当所有的家长都这么想的时候,试问我们的教育本身质量怎么样?没错,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经济高速发展后教育资源的争夺白热化开始了。
我们希望这次教育改革,真正让强校带弱校,把弱校变强校,排队给孩子上学报名的现象早日消失。教育水平标准化,城乡统一化,每个学校都是强校,这才是教育的功德基础。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一轮 教育改革 现象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轨道高铁学校 兰州高铁学校 兰州铁路高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