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成孩子的好习惯,关键在于了解孩子。任何教育都应以了解教育目标为条件。作为成熟的家长,应当擅长与孩子交流,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孩子做出一些大人难以理解的工作时,家长不是当即责问或训斥,而是平心静气地从孩子的视点换位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经过这样的考虑,爸爸妈妈就简单了解孩子,就能慢慢地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养成习惯方面我们最大的感触是:
一、孩子小时候是养成习惯的最佳时期,一般的情况下,经过奖赏和惩罚(留意:绝不是体罚,“惩罚”孩子是一门艺术!)重复几回,一个好的习惯就可构成了。
二、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力量=后期教育花一吨的力量。
我只知道有认真预习的习惯、专注听课的习惯、及时温习的习惯、独立完结作业的习惯、练后反思的习惯、活跃应考的习惯、阅览自学的习惯、调查的习惯、切磋琢磨的习惯、总结概括的习惯等等。
养成孩子在学习中勤于考虑、勇于攻关破难的习惯。有的孩子缺少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愿动脑思考,就遇难而退,或转向教师或爸爸妈妈寻求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或家长不要代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决的神色鼓舞孩子动脑筋,用热情的言语鼓舞孩子勇于战胜困难。
养成孩子在规则时刻内学习的习惯,力戒拖延和磨蹭。孩子在校园里的学习是有严格时间规则的,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刻。例如,放学后应先写作业后玩,或许在晚饭后稍稍歇息一下,立即做功课。
养成孩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孩子有不懂的地方,教师和家长不要抱怨孩子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呵斥,要鼓舞孩子提出什么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慢慢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动脑筋,切忌烦躁、死记硬背或放下不管。
培养孩子养成温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经常督促孩子准时温习当天课程,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是帮助孩子巩固当天所学常识,为第二天上好新课打下基础的好办法。
教育孩子养成做完作业仔细查看的习惯。做作业时一般都是整体知觉在发挥作用,不少孩子只顾赶进度、出思路,很少顾及到一些细节问题:在作业中常常呈现过失,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或少做了习题;做完作业之后,应该教孩子及时从整体感觉调整到部分感觉,从细微处查看是否有缝隙。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胜败,习惯改动人的终身。一句话,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轨道高铁学校 兰州高铁学校 兰州铁路高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