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他进行了大量工艺革新和技术攻关,在日复一日的锉、削、铲、敲中,锤炼出精湛的技艺,在创新路上越走越远。(兰州铁路高铁学校)
台虎钳和钻床成为陪伴最多的伙伴
1986年12月,厂子弟董海走上武汉船机钳工岗位。学徒的工作十分枯燥,但做出精度时,尤其是在装配过程中能发现设计图纸无法察觉的公差带的时候,他一下子感到了有趣,慢慢就发现钳工作业靠双手而不依赖机床,可拥有更多创新空间。于是,他决心向钳工“高手”努力。
因此,台虎钳和钻床成为陪伴董海最多的伙伴,当其他工友下班回家后,董海仍留守在现场,琢磨白天的未解之谜。“钳工既要消耗体力,也要动脑筋,需要毅力才能坚持下去。”力气没白花,两年多后,董海第一次独立装配的某装备以一次合格率100%顺利通过检验,这次经历点亮了他的职业生涯。(兰州高铁学校)
善思好学屡次“临危受命”
董海善思好学,屡次“临危受命”,某产品系泊试验中,出现少量海水渗漏现象。上级机关指示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拿出解决方案。董海接到任务后深入现场,将失灵的液压互锁阀拆开检查,发现阀杆明显被拉伤,主要原因是阀杆卡住未被弹簧弹起,造成油路未关闭,起不到互锁作用。他认真分析了液压互锁阀的结构和设计原理。原来,在正常情况下,弹簧的弹力足以能够起互锁作用,但是在特殊情况下,阀腔中阀杆阻力大于弹簧力,阀杆就会失效。
根据常年积累的施工经验,董海建议将阀杆长度延长,使其两端都露出阀体,在后管压紧环上增加一个顶杆装置,当转动压紧环开启后盖时,随着压紧环的转动,带动顶杆装置顶起液压互锁阀的阀杆,从而使阀杆到位而封闭油路,液压互锁阀就能完全起到互锁作用。这次改装效果显著,董海得到了客户的表扬和赞许。后来,他的这一方法在所有同类装置中得到推广应用,彻底解决了该装置存在的前后盖互锁隐患。(轨道高铁学校)
医者仁心 军工匠心
“对于我们船配行业,船舶配套产品在船上的重要性就如同人体的重要器官,如果‘器官’出问题了就会影响到‘人体机能’,钳工就像是握着手术刀的医生,负责修复受损‘器官’让病人恢复健康。”医者仁心,军工匠心。在条件艰苦的船舶环境里,董海抱着对产品高度的忠诚,诠释着军工人的精神。(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2015年4月,董海接到某产品维修通知,得知要在一周内完成所有维修项目。他顾不上休息,一到现场便带着项目组直接进入舱室,对需维修项目进行清理,确认需要更换的零件数量及位置。舱室内遍布油污和泥垢,空间狭小,维修时难以展开身手,大家只能侧身或是躺下作业。面对坞期紧、任务重、人员少、环境恶劣等困难,董海带着项目组迎难而上,分工作业,加班加点对舱室内装备进行了全面清理,保质按期地完成了百余个零件的更换。之后他们还积极配合完成了装备的密封检查和泵压试验,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修理任务。董海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
30年如一日,董海在钳工岗位上钻研拼搏,即便如今已修炼成当之无愧的“大工匠”,他仍然小心翼翼地拿着锉刀打磨着装备曲面的光洁度,置荣誉于身后,守护着产品质量生命线。(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微信公众号:yzrtts,
轨道运校榆中校区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1551-676
咨询QQ:2322565675 3199982489 3141427708.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