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火—铁器—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这一系列变革性技术已经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并构建现代文明。而每一次的社会生产力大提升都会导致社会组织形式和意识形态的大变革。无疑,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会以技术方式替代相当一部分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并进一步释放社会生产力。人工智能除了在通讯、交通、医疗、金融等领域被多次讨论外,在教育领域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将是广而深的。
首先,职业教育所依附的岗位基础受到极大冲击。目前比较倾向的观点是,“人们将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不仅仅是接受面向职业的训练”。甚至还有国际学者断言,在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可能会不复存在。一组调查显示,70% 的人士认为,在未来 25 年里,教育体系将无法满足需求,因为人工智能将会威胁到更多人类的工作;2/3 的人士相信在未来 50 年内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将会接管目前人类从事的大部分工作。未来还存在工作吗?当然存在。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工作的格局。职业教育系统要随之改变,所有教育形式都应与创新相结合。
其次,职业教育内容将被迫深刻变化。国外的研究者认为,到 2026 年,职业教育体系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种不满足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只注重教“技”,忽略了授“能”。在人工智能时代,不仅仅需要‘技’,更需要“能”。那些易于教授和检验的技能,正在或者将要被数字化,所以记住太多技能知识已无多大意义。随着自动化和机器学习的不断发展,人类本身拥有的能力或者特质的培育、挖掘应该在职业教育领域体现出更高价值,比如好奇心、学习能力、创造力、主动性、多学科思维和同情心,以及批判性思维、社区建设、团队合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就当下而言,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应该补充包括类脑学习、混合智能、跨媒体学习、个性化分析、知识图谱、包容性计算等在内的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哪怕这些课程仅只是普及性而已。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是以技能学习者为中心。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保障了对学习者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优点缺点等各方面的及时分析与掌握,从而能够定制、推进、评测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第三,职业教育形态与治理也将智能化。人工智能,促动职业教育由内而外产生系列的量变与质变。如何描述这种外在的变化,目前还没有合适的词汇,姑且用时下常讲的“云”吧。比如,云校园的出现。无论是在物理上还是概念上,职业教育目前的主要载体——职业学校的墙壁都会被打破,甚至不复存在,职业教育将在“透明的世界”中存在。技能学习者将不受原有的固体学校的时空限制,学习和工作将会无缝连接在一起。这就产生了云教育——职业教育不再是单元时间内固定内容的教与学,它满足的是人们提升自己技能或终身学习的无限需求。相应,也就出现了云管理,大数据、云平台、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机制等,都会提升职业教育管理效率。当然,这其中又会引发诸多道德与伦理问题,也有待政府加强监管。
无论作为宏观的时代,还是微观的技术,人工智能都是超出我们人类现有的想象的。7月4日召开的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主题聚焦“不断变化的技能”,强调技能预测,以此释放职业教育更大的优越性。这也是我们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冀望。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 甘肃轨道学校 兰州轨道技校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兰州铁路学校 高薪就业 定向招生 大专 地铁专业 高铁乘务专业 乘务员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