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但实践中这项政策的落实却大打折扣。
目前,全国中等职业学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只占到高中阶段教育的45.63%、41.29%,并且近年来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超过一大半的省份低于45%。很显然,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跛腿。
造成这样的局面,既有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条件较差,培养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够等内部原因的影响,又有社会歧视鄙视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偏低,就业政策、用人导向、工资制度偏颇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初中后普职分流的力度比我们大,如瑞士初中毕业生中的75%选择职业学校或学徒工作、半工半读,20%的读普通高中。芬兰70%的初中毕业生选择职业学校,29.9%的上普通高中,欧盟国家平均52.7%的初中毕业生选择职业学校。
为此,需要深刻反思高中阶段教育普职之间存在鸿沟与差距的真正症结,准确把脉,精准施治。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应更加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中的摆位,坚持职普大体相当不动摇,旗帜鲜明地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从招生政策、经费投入、学校布局、就业升学等方面统筹考虑,加大支持力度,采取倾斜政策。
从全国整体来看,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基本普及,但由于发展阶段和区域不平衡,一些欠发达的地区,如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的普及率还比较低。
截至目前,全国仍有4个省区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低于70%,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所在地市中有11个地市毛入学率低于50%,边境县和民族自治县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更低,部分地方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这些地方就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短板,需要攻坚,重点突破。
要补齐这块短板,应建立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明确高中阶段学校建设标准、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等,使高中阶段教育投入有依据、有标准、可评估,落实政府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责任。同时,中央财政应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倾斜支持,加大资源供给,改善办学条件,化解高中债务,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提供能满足学龄人口需求的学位。
对这些地方,具体工作层面应采取分步发展的策略,先让这些地区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尽快迎头赶上,提高普及率水平,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普及,然后再逐步提高质量水平。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一件事关国家发展战略的大事。要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必须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坚持着力提升整体质量、着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局部普及攻坚,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有质量可持续。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职业教育 重点 结构 甘肃轨道学校 兰州轨道技校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兰州铁路学校 高薪就业 定向招生 大专 地铁专业 高铁乘务专业 乘务员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