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中小学衔接教育案例的观察
图为树德实验中学清波校区“中小衔接体验营”的老师在指导小学生。(资料图片)
当一个孩子从小学毕业升入初中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便打响了。部分家长与老师们竭力追逐着现实的功利目标,孩子们内心的困惑和真实的需求往往被漠视。
“我的娃儿小学每门功课都是90分以上,初一的时候就只能考80分。当时想可能是不适应,初二就好了。没想到,初二的时候成绩下滑更严重。初三负担重了,成绩垫底了。”说起儿子的教育,成都市的穆女士很忧虑。
孩子进入初中咋就掉队了
当前,小升初已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家长们关心的是能否进入重点初中,以及升入初中后分数的变化曲线;初中学校关心的是能否招到好的生源,想尽办法“掐尖”。在这些功利的目标下,真正的中小学衔接教育被家长和中小学校抛在了脑后。
在每一个学龄段,孩子都有不同的特征。小升初是孩子学习阶段必过的坎。处理得好则过渡顺利,否则,对孩子来说负面影响深远。所以,中小衔接教育是中小学提高教育质量、内涵发展的大问题。
小学生毕业时成绩很好,进入初中后不及格的人数增多。初中老师心中难免疑惑:难道小学的教学质量如此经不起考验?当然,小学老师完全有不同的理解: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中小学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紧盯分数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在中小学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分数争论不休时,一些更为关键的问题反而被忽视了。比如,在升初中之前,会有人“善意”地告诫小学毕业生“别看你现在过得活蹦乱跳,到了初中你就知道厉害了。”进入初中后,孩子们的内心充满困惑——“我不行了吗?”
事实上,这些才是最可怕的问题,孩子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信心不足。成都树德实验中学清波校区执行校长余泓说:“我们关注、研究中小学衔接教育,说明中小学衔接有了界限。这个界限产生的原因是大家站在各自的立场都有一些质疑,有一些困惑。”
衔接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传统的教育架构中,中小学校相对独立。中小学教师之间很少交流,缺乏沟通,缺乏了解,缺少共识。中学老师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在小学里是如何学习的,学得怎么样。
进入初中后,很多孩子面对新的学校、老师、同学,有着强烈的不适应感,具体表现是从性格活泼,突然变得沉默寡言。特别是有些成绩好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处于“众星捧月”的状态,进入初中后优势不再明显,容易产生失落感。
“小升初后,儿子对我意见很大。可能是突然增加课程,一时不适应,感觉有点累。小学时,作业质量不好,会重写;现在,连说也不让说了。到底是我没衔接好,还是儿子没衔接好?”网友“大个儿子小个妈”非常苦恼。
小学的课程内容较少,课程内容要求的掌握程度较低。初中,课程内容多,教学进度快,学习难度增大,学习时间延长,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基本能力。学生在书本中很难找到现成的答案,不善于动脑或懒于动脑的学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造成两极分化。
余泓认为,中小学衔接不仅事关孩子择校与成绩,更是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和谐成长,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学科衔接、习惯培养衔接、心理适应衔接、家庭教育衔接等方面。
六年级孩子品尝初中生活
2015年12月,成都树德实验中学清波校区与辖区内的两所小学通过前期调研和协商,共同启动了“中小学衔接教育活动体验营”活动。
体验营为期5天,参与活动的是草堂小学西区分校和清波小学六年级的50名学生。在这5天里,孩子们在树德实验清波校区完全融入中学生活,按照中学的作息时间、课程安排,参与从周一的升旗仪式到每天的大课间等所有活动。
树德实验中学清波校区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学习课程和活动:包括“炫彩·语文”“果园·数学”“缤纷·英语”“创意·科技”“心灵·涂画”“魅力·体育”“魔术·信息”等课程。
草堂小学西区分校副校长何萍说,以体验营形式开展中小衔接教育这个创意很好。家长学生报名踊跃,体验营活动受到学生期待、家长支持。开营仪式上,一位家长说:“我家孩子今天早上6点就起床了,因为今天要到‘树德实验’学习,兴奋得睡不着。”
树德实验中学清波校区的老师们编写了《中小学衔接教育活动体验营成长手册》,供每一位同学使用。各学科教师携手开发跨学科课程,让同学们在乐中学、做中学、悟中学。比如,美术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紧密合作,整合开发出了“心灵·涂画”课程,旨在通过绘画的方式,提高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同时放松心灵,感受理解、尊重、合作、个性表达等。
活动结束后,草堂小学西区分校六(1)班学生秦毅说:“树德实验中学清波校区的老师对我们学习生活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对中学生活从完全陌生到非常向往。从现在起,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打好基础,勇敢地向中学的大门迈进。”
余泓说,我们希望通过对中小学衔接教育的持续研究,构建完善的中小学衔接管理模式:有比较可靠的师资保障、有效的家校互动和科学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开展校际间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小学教师间开展跨学校、跨学段的教研;整合课程,构建“中小学衔接引桥课程”,等等。
让孩子直面自己的不适应
早上8时,许多体验营的同学已经到校了,但鲜有自觉朗读、记忆、预习的。大家仍然习惯坐在一起聊聊天,或到教室外去闲逛。
这是余泓在5天时间里观察到的现象。他说:“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零碎的学习时间,这是一名小学毕业生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的一大挑战。未来的学习方式将不再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室,局限于教师。”
树德实验中学清波校区教师钱烈伟也观察到了一些值得分析的细节:初中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参与体验营的六年级小学生只听不写。钱烈伟说:“优秀的初中生一般都会养成很好的记笔记的习惯。课后,会有一本很厚很完整的笔记。小学进入初中,知识的进步是次要的,习惯的养成才最重要。”
“过来人”常常会对初中生活进行描黑——“作业多,负担重,很恐怖”。草堂小学西区分校校长付锦认为,中小学衔接教育要在孩子的价值取向上着力,让孩子直面自己的不适应,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是苦的,不是甜的,不是轻松的。但是,苦后,就会品味到成就感。
何萍也认同这样观点,她说:“与其让孩子们和家长对初中生活‘妖魔化’,不如由初中老师主动一五一十地告诉六年级的学生,初中到底有什么要求。就好比提醒一个开车的人,哪里是‘事故高发路段’。”
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付锦认为,中小学衔接教育要从“术”的层面进入“道”的层面,绝对不要仅仅停留在学业成绩这些皮毛上,而是要重点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深层次问题。
何萍建议中小衔接教育的涉及面可以更大一些,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还可以在六、七年级的教师间开展一些交流活动,如学科听课、小专题交流等,让老师能相互走近、彼此学习,深入了解各学段教学要求、学生特点。真正打破外在制约因素,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推动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