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神童“泯然众人矣”的故事,人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所不同的是,古时“方仲永”因后天父亲不让其学习而被当作“造钱工具”以至于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现代版“伤仲永”则往往缘于父母一味让孩子专心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魏永康的成长轨迹就是一个例证。
魏永康之所以成为神童,离不开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使其在学习方面的天分得到了充分发掘,远远将同龄人甩在身后。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透过这篇题为《神童母亲忏悔录》的报道,我们可以总结出当事家长的两大教育误区。一是重智商轻情商。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剩下的80%则来自情商。可见,情商并非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在个体成长中扮演重要角色,重智商轻情商无异于舍本逐末,到头来智商教育也会受到牵累。二是认为情商可以无师自通。事实上,智商大多由先天因素决定,难以更改;而情商则往往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尤其与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商的形成不是水到渠成,错过小时候培养塑造的“黄金期”,等到孩子长大后基本定型就悔之晚矣。
在魏永康的身上,学习的“高能”和生活的“低能”形成了截然反差。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或许表现的不会这么明显,但现代版“伤仲永”背后的教育误区,不少家长同样或多或少地存在。为人父母者,不妨都来好好读读这篇《神童母亲忏悔录》,从中吸取教训,完善家庭教育。而从另一个角度讲,需要忏悔和反思的不应只有家长,还应包括学校。可以想见,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魏永康应该逐渐表现出了生活技能、待人接物方面的欠缺,但这一切都被学习神童的光环掩盖了。如果学校摒弃唯分数论,更加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引入劳动技能教育、生活常识教育,现代版“伤仲永”的唏嘘结局或许就能避免。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甘肃轨道学校 兰州轨道技校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兰州铁路学校 高薪就业 定向招生 大专 2016年招生简章 地铁专业 高铁乘务专业 乘务员专业